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4章(2 / 2)

几句简单的家常里就算是揭过去了,倒是颇有点一笑泯恩仇的意味。两人都并没有和对方加深什么感情的想法,便都靠在椅背上继续休息。唐谨言的目光落在距离几排之外的某处,郑梦准和郑梦九兄弟正并肩坐着小声商议着什么。

&esp;&esp;这才是近期唐谨言真正想要合作的目标,在这个使节团里倒是个很好的接触环境,毕竟使节团内部有所交流是很正常的现象,不会因为简单的接触而导致引发站队的猜想。换了在首尔,“唐谨言密会郑梦准”,这八个大字传到朴槿惠耳朵里,都不知道会引发什么问题。

&esp;&esp;除了郑梦准,唐谨言还很想跟大韩商会会长孙京植做个交流,因为孙京植现在还有一个身份,cj集团的会长,取代了李在贤。与cj的很多关系上,都要和孙京植互相达成共识。

&esp;&esp;另有很多人,在很多角度,都能跟他关联在一起。这是一个对于唐谨言很有意义的使节团……

&esp;&esp;不急,使节团在华三天,有的是机会。

&esp;&esp;第三百九十章 茅塞顿开

&esp;&esp;随团访问听起来逼格很高,见的是一国元首,谈的是政治经济两国邦交这种地球上最高大上的话题,普通人可以拿出来吹一百年。可实际上从行程本身而言,属于很枯燥很无聊的事情,从机场迎接开始,基本上你只有两件事可以做:一,微笑;二,握手。

&esp;&esp;走出机场的时候,唐谨言觉得自己的脸都僵了。环顾使节团的其他成员,却个个云淡风轻,这就是差距啊,逼格上的差距。面上看去,现在唐谨言和这些人差不了多少,可本质上,他还是当初在仁川堆着笑脸应酬在官僚之间而内心深处从未投入的那个人,从来没有变过。

&esp;&esp;唯一有所不同的是,访华带给唐谨言一种很怪异的感觉,与在韩国和官僚们应酬有很大的区别。

&esp;&esp;这是故土。他出生于此,在这里哭出了人生第一个发音,哪怕在韩国二十年,对于中国连一点记忆都没有了,中文依然是他的母语。

&esp;&esp;中国的官员对待他的态度也挺特殊的,因为他是华裔。几乎每个和他握手的官员都会用非常亲热的语气说一句:“哎呀,原来唐会长是华裔!有空要多回故土交流啊……”

&esp;&esp;这种亲热和官面上应酬的虚伪亲切是完全不一样的,唐谨言能够感觉到这种亲热发自内心,应酬的成份很少。无论什么身份,中国人骨子里总藏着一点华夷之辨,你身上流着的是中国人的血,中国人对你就是会更有一点亲近感,虽然这态度影响不到邦交层面,但确实并不作伪。

&esp;&esp;站在这片土地上,会有一种血脉被唤醒的感觉,让唐谨言心灵产生了些许悸动。

&esp;&esp;此刻朴槿惠正在人民大会堂广场出席欢迎仪式、检阅仪仗队。使节团没有随行,而是住进了钓鱼台国宾馆。二十七日这一天的行程都是政客们的戏份,举行首脑会谈,记者会等等,二十八日才是中韩商务交流会。但经济使节团这一天也不是没事做,有专人陪同参观交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