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自己可以批判唯物学扬名,但绝对不能和陈景恪唱反调。
&esp;&esp;想要在官场有一番作为,就必须要学会配合对方。
&esp;&esp;所以,他一直在收集陈景恪的政策、文章等等。
&esp;&esp;只可惜,陈景恪不太喜欢公开发表什么意见,很少有相关文章流出。
&esp;&esp;一开始大家还以为他不擅长这玩意儿。
&esp;&esp;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医术高明,政治精通,总不能学问也高深吧?
&esp;&esp;直到‘大同世界’的刊登。
&esp;&esp;别管这个理想世界能不能实现,仅从文章本身来看,他的文学功底是相当深厚的。
&esp;&esp;对百家学问都有极深的研究。
&esp;&esp;之后的几篇文章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esp;&esp;而且这位陈伴读对经典有着独到的理解,往往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来解析先贤之言。
&esp;&esp;当然了,新颖的角度就意味着争议。
&esp;&esp;陈景恪的几篇文章,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esp;&esp;不过还好,他的观点比较温和,多是以探讨的语气提出的。
&esp;&esp;对先贤的学问,也多持肯定态度。
&esp;&esp;并未如唯物学那般,一上来就直指理学命脉。
&esp;&esp;所以,大家的态度都比较克制。
&esp;&esp;就算是不认同他观点的,也是讲事实摆道理,没有多少攻击性。
&esp;&esp;当然,之所以没有人攻击他,很大一个原因是唯物学吸引了火力。
&esp;&esp;杨士奇翻看这篇文章,发现其内容是从‘仓廪实而知礼节’,提出了一个名为人性需求的理论。
&esp;&esp;并且还借用了一部分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esp;&esp;所谓天理,就是吃饱穿暖,就是娶妻生子。
&esp;&esp;所谓人欲,就是穿金戴银,就是三妻四妾,就是奴役他人。
&esp;&esp;文章直言不讳的承认,借鉴了一部分‘存天理’的思想。
&esp;&esp;这套需求理论,让杨士奇叹为观止。
&esp;&esp;难怪人家的政治制度弄的这么好,就这份认知就超过了大多数人。
&esp;&esp;文章的后半部分,则将话题扯到了大同世界上面。
&esp;&esp;认为一口吃不成胖子,人类也不可能一步进入大同世界。
&esp;&esp;应该划分不同的阶段,一步步去实现。
&esp;&esp;划分阶段的标准,就是人性需求理论。
&esp;&esp;看到这里,杨士奇陷入了深思,许久之后脸上露出敬佩之意。
&esp;&esp;“大同世界,成矣。”
&esp;&esp;以前大同世界不被认可,就是因为无法实现。
&esp;&esp;可这个分阶段,解决了所有问题。
&esp;&esp;而且阶段划分的出现,也让大同世界在思想上做到了圆润自洽。
&esp;&esp;“不愧是陈伴读啊。”
&esp;&esp;不过紧接着,他又说了一句:“恐怕文坛又要热闹了。”
&esp;&esp;当下哪还有心思吃饭,合上报纸在桌子上丢下几两个铜板就转身离去。
&esp;&esp;摊位老板有些遗憾,这个书生表情太吓人,一看就不是好说话的,他没敢上前打听消息。
&esp;&esp;不过看到桌子上那一碗分毫未动的饭食,他脸上又浮起了笑容。
&esp;&esp;白赚两个大子,也不错了。
&esp;&esp;杨士奇找到一家书店,还没进门就见几名儒生拿着一份报纸,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
&esp;&esp;“锦衣卫扩编一倍,以后百官的日子更难过了。”
&esp;&esp;“是啊,这个建议竟然是陈伴读提的,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esp;&esp;“我倒是觉得他提才正常,他力主革新,利用锦衣卫打击……”
&esp;&esp;“嘘,这话也能公开说吗,你想害死大家吗?”
&esp;&esp;几名儒生都被吓了一跳,连忙阻止他。
&esp;&esp;然后左右打量,似乎生怕哪里突然冒出一个锦衣卫将他们锁走。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