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他就已经画了一副简略的草图,让姜离不至于找不到路径。
&esp;&esp;就是这草图有点太草了,让姜离需要仔细辨别道路。
&esp;&esp;周边的无形浩气也越发密集,甚至从无形到有形,偶尔凝聚成白色雾气,随风飘动。
&esp;&esp;到了这位置,若对太学有敌意,就会受到浩气最大程度的镇压,无法抵抗者甚至会昏厥乃至危及性命。不光如此,心怀恶念者也会受到浩气的磨砺,哪怕是太学士子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esp;&esp;太学似乎就是以此来确定士子的心性,从而进行教导。
&esp;&esp;‘还好我这人风光霁月,是个品德无瑕的好人,这浩气还压制不了我。’
&esp;&esp;姜离以天遁剑意斩却心中杂念,道心纯阳,剑光游走间,不说如鱼得水,却也谈不上受压制。
&esp;&esp;就如他所言,他是个好人,虽不修儒道,但一身正气,自然不怕浩气影响。
&esp;&esp;反之,居心叵测之人,一旦来此就要受到浩气镇压,所以那位宗正以及南天司之人是不能来到此处的。
&esp;&esp;倒不是说太学能够光凭浩气就镇压宗正,而是这样与礼不合。太学要接待外人,是肯定要在接近下方的位置的。
&esp;&esp;也就是说,太学祭酒会暂时留在山腰处。
&esp;&esp;这便是姜离要等待的机会。
&esp;&esp;快要接近山顶时,大圜剑转入一片松柏林。前方苍松劲柏林立,林间有白雾缭绕,隐有花香。
&esp;&esp;‘难怪明扬说除了少数人以外,其余人都不得入内,原来是因为这个。此处浩气之密,足以刷下太学大半士子,他们不是不能来,是来了也进不去。’
&esp;&esp;‘至于明扬所说的例外,估计是要将浩气暂时敞开。’
&esp;&esp;‘说话说一半,戒心倒是不浅。可惜·······’
&esp;&esp;浩气防小人不防君子,有它在,就不需要其他的防备了。
&esp;&esp;恰好,姜某人就是君子。
&esp;&esp;剑光现形,一道飘渺的人影徐徐凝现。
&esp;&esp;此乃姜离之元神。
&esp;&esp;姜离自修成元神之后,就真正有了出窍之能,他将元神寄托在大圜剑上,剑无形,人无踪,便是明扬就守在门外也未曾发现。
&esp;&esp;如今姜离现身,身影飘飘,剑光游走于身周,三步两步间就穿过了林子。
&esp;&esp;花香扑面而来,浓郁的芬芳中至少混合着十数种香气,但在前方却不见鲜花,只有一幢楼阁临崖耸立。
&esp;&esp;姜离伸手一按剑光,大圜剑在手,内有一个紫色大星,熠熠生辉,正是紫微星。
&esp;&esp;这剑器不光寄托着姜离的元神,也被天璇打入了玄术,一旦有需要,天璇便可以“紫微天府,辅弼之功”隔空贯注力量,乃至能够用太虚幻境直接上身代打。
&esp;&esp;安全系数直接拉满。
&esp;&esp;姜离的元神负剑于身后,身如一节修竹,平平移向阁楼大门。
&esp;&esp;儒家真言中有一句,名为“子不语怪力乱神”,是以儒家功法中虽有近似术法的“言出法随”和“君子风”,但实际上却是不修术法的。
&esp;&esp;这也就代表着此地不设禁制。
&esp;&esp;那遍布的浩气,十有八九也是为替代禁制而生的。
&esp;&esp;姜离连人带剑从大门中穿过,直接进入了楼内,那浓郁芬芳的源头终于出现在姜离眼前。
&esp;&esp;一幅巨大的画卷就挂在一楼厅堂正中,如幕布般垂下。画上百花盛开,春桃秋菊,夏兰冬梅,四时花朵皆在,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煞是瑰丽。
&esp;&esp;万紫千红以密集又不显杂乱的方式排布,共同簇拥着居中的一位佳人。
&esp;&esp;那佳人手持长剑,明明乃是一静止画作,却让姜离仿佛看到佳人行剑舞,曼妙而多姿。
&esp;&esp;名花,美人,好一佳作。
&esp;&esp;那花香赫然是来自于此画。
&esp;&esp;似乎传说中的那位大儒并不是普罗大众刻板印象中的那种儒生,而是一风流狂士。
&esp;&esp;也就在姜离见到这名花美人画时,突然就感觉失去了对周边环境的感应,如处虚空,四周昏暗,一条条因果线浮现。
&esp;&esp;其中一条线突然亮起,光华从姜离这一端延伸至彼端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