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要么就一不做二不休,把朝廷干掉。虽然朝廷国库没有余粮,可好歹秋季会有其他州府送来税粮。
&esp;&esp;届时他们就可以率先供给自己,把其他州郡放在后头考虑。不像现在的朝廷,肯定是优先考虑辖下的正经地盘,再去考虑封国和外族部落。
&esp;&esp;刘渊与长沙王决定趁着自己现在还不缺粮食赶紧打仗,免得秋收后治下挨饿。所以他们确实也拖不得了,不成功便成仁。
&esp;&esp;扶苏轻笑一声:
&esp;&esp;“说得好像当真活不下去了似的,还不是为了自己的野心寻找的借口?”
&esp;&esp;这种说辞只要能说服跟着他们起兵的将士就行,否则突然说要打仗,将士肯定不乐意陪他们做掉脑袋的事。
&esp;&esp;劝人还是得落实到利益上面。
&esp;&esp;扶苏帮着父亲摆放棋子:
&esp;&esp;“赵王等人伏诛后,不少将领都归降了。晋初的名将大多都在我等手中,此战胜算极大。”
&esp;&esp;实际上晋朝压根不缺粮,贾南风在处理赈灾方面很有一手。她知道怎么精打细算地节省粮食,不然八年灾害下来,多丰厚的国库都撑不住。
&esp;&esp;而且别的王朝赈灾消耗大,多多少少有贪墨的缘故。
&esp;&esp;秦政和扶苏着重防备这一点,导致每每赈灾消耗的粮食都是实打实的。不至于一开始发下去的不够,后续还得再送一大堆。
&esp;&esp;这就省下来了很多粮草。
&esp;&esp;粮草充足,又有名将领兵。朝中的统治者不拖后腿,焉能不胜?
&esp;&esp;打仗这种事,名将的作用很大。好的将领本身也会降低兵力和军备的耗损,哪怕跟你打持久战也是不怕的。
&esp;&esp;扶苏数了数:
&esp;&esp;“我们想对付的藩王都蹦出来了,倒是省不少事。”
&esp;&esp;本来还想徐徐图之的,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有些人着急往火坑里跳,实在是太配合了,没办法。
&esp;&esp;贾南风也觉得他们真是太配合了。
&esp;&esp;这种心想事成的感觉实在美妙。
&esp;&esp;她本来都在想还剩一个长沙王要怎么对付,结果长沙王看大家起兵他也起兵了。老天爷都站在她这一边,可见大晋气数已尽。
&esp;&esp;不过打仗的事情她不太懂,所以就不胡乱插手了。秦太傅说这些交给他,还表示会尽快结束战斗。
&esp;&esp;贾南风问为何。
&esp;&esp;秦政答:
&esp;&esp;“氐人首领最近不太安分。”
&esp;&esp;他预计最迟明年氐族就会挑衅西晋,所以先把这群内乱的家伙收拾了。
&esp;&esp;到时候氐族一看他们这么凶悍,战乱平息得如此之快,说不得就不敢发兵了。如此一来,国内也可以继续积蓄力量,为后续征战塞外部族做准备。
&esp;&esp;贾南风立刻调度粮草军备:
&esp;&esp;“太傅缺什么直说便是,我一定全力配合。”
&esp;&esp;贾南风也知道,西晋面临的外敌和内患同样十分严重。如果她想成功篡位,少不得要把外敌也一并解决掉。
&esp;&esp;如此一来,她功勋卓著,哪怕篡位别人也只会说是她应得的。晋朝皇室解决不了的隐患她能解决,活该她当开国女帝。
&esp;&esp;秦政很快安排好了作战之事。
&esp;&esp;打仗他不在行,但他知道该派谁去打谁。为君者擅长用人就已经赢了一大半,多少皇帝都是栽在用人不当上的。
&esp;&esp;扶苏则跟在阿父身边充当狗头军师。
&esp;&esp;“我派人去联络鲜卑了,昭帝那边应该会协助我等抵御匈奴。”
&esp;&esp;八王之乱白热化的时候中原王朝一看就没前途了,鲜卑还乐意帮忙打匈奴。现在朝廷安稳,就更没有拒绝的可能了。
&esp;&esp;鲜卑也活跃在并州等地,打压了匈奴就相当于扩大了鲜卑的生存空间。
&esp;&esp;他们这些羌胡部落族群不同,本来也不是什么盟友。互相之间的仇恨估计比汉匈之间还大,毕竟他们才是经常产生摩擦争抢生存资源的那个。
&esp;&esp;扶苏还把已经长大了不少的小家伙拎过来一起见见世面,让他看看太傅日常是怎么坐镇中央、决胜千里的。
&esp;&esp;扶苏美其名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