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2章(2 / 2)

信三封。其首封有言≈ot;待秋高马肥≈ot;,次封提及≈ot;钱粮当自广陵水路≈ot;,末封竟写下≈ot;待功成登基后大封诸位≈ot;。

此等铁证,足以证明大将军鹰视狼顾,久蓄异志。若不及早剪除,恐重演前朝之祸。臣宁触柱死谏,不敢负先帝托孤之重!伏惟陛下圣裁!”

吏部尚书一口气说完,乾元帝面色铁青,他原本温文尔雅全部消失,目光沉沉看向下方吏部尚书:“你可有证据,证明大将军心怀不臣之心?”

吏部尚书点头,从宽大衣袖中取出奏折和几封书信,“这些都是大将军与南地反贼勾结的书信,请陛下查看。”

太监走下来,接过吏部尚书的奏折,递到乾元帝面前。

乾元帝拿过来,低头察看,许久,他身体一僵,而后狠狠把奏折摔向桌面:“逆贼……咳咳!”

乾元帝被气狠了,他如此信重高远,将朝堂和禁军都交给对方,对方竟还不知足,觊觎他坐下皇位,乾元帝咳的停不下来。

“陛下。”吏部尚书见此,快速起身,来到乾元帝身后,和太监一同轻拍他的后背。

乾元帝渐渐缓过气,停下咳嗽,他抬手按住吏部尚书的手:“高远已有不臣之心,不能再让他掌管朝堂了。”

吏部尚书一边点头,一边道:“高远掌管禁军,我等不能与他正面对上,先假作不知他有反心,而后命人传信到地方,令地方总兵进京勤王。”

“依爱卿看,朕传信给谁最为稳妥?”

吏部尚书闻言,沉思片刻:“南地各府动乱无暇顾及京城,北地多府知府总兵南下平乱,依臣的意思,可派人送信给郑幽州,郑幽州忠义之名远传,且镇北军将士强悍,禁军不是他们的对手。”

听了吏部尚书的话,乾元帝神色恍惚,显然想到自己当初遇难,镇北侯带兵助他之事,他后悔叹气:“早知如此,朕就应该把禁军交给镇北侯。镇北侯是难得的忠臣,有他在,朕何须忌惮逆臣,委曲求全做戏。”

吏部尚书无言,当初忌惮镇北侯势大,拼命打压对方的是乾元帝,如今遇到危险,第一个想到镇北侯好的也是乾元帝。

吏部尚书劝道:“待处置逆臣后,陛下再重用镇北侯不迟。”

在吏部尚书搀扶下,乾元帝起身,亲手写下一道旨意交给对方:“一切便交给爱卿了。”

吏部尚书卷紧圣旨藏在袖中,朝乾元帝行礼:“臣必定不负陛下重托。”

出宫后,吏部尚书脸色难看回到府上,很快就有人传出消息,吏部尚书进言触怒陛下,陛下大怒,将其贬谪到地方。

翌日,吏部尚书乘上马车,只带了几个侍卫仆人,灰溜溜地离开京城。

听到这个消息,高远觉得有异,他亲自入宫,不等太监进御书房通传,便直接走进去。

而后,他看见乾元帝立在窗边桌案后,提笔描摹大家字迹,见他来了后,乾元帝笑了笑:“你过来看看,朕写的字如何?”

高远走过去,观察着乾元帝神色并无不对,而后,低首看向对方所写的字,高远夸道:“陛下书法登峰造极。”

“爱卿越来越会说话了。”乾元帝很是高兴。

见此,高远不经意问:“昨日吏部尚书可是做错什么,陛下将他贬到地方?”

听见对方提及吏部尚书,乾元帝脸色难看:“此等目无君王的臣子,朕没有夺去他的官职,只是将他贬到地方,已是网开一面。”

“他道朕登基以来,天灾人祸不断,必定是苍天不满朕,让朕下罪己诏,昭告天下,以求苍天宽恕,百姓拥护。”

见乾元帝神情语气不似作假,对吏部尚书恨得咬牙切齿,高远道:“陛下乃天命所归,天子如何会错,吏部尚书实在忘了为人臣子的本分。”

乾元帝闻言才好似舒心,转头看向高远:“爱卿甚得朕心。“

同乾元帝汇报几件要事,高远才离开皇宫,走上马车,他问近侍:“吏部尚书一行人可拦下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