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合同,非要根据实际情况一年一签。”
“而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我们已经不需要你们提供斯贝k202的技术了。”
听到这句话,乔治的整个人基本处在懵逼状态。
“这……”
当年之所以没有同意华夏方面的四年合同,是因为其中要求必须在四年内转移和斯贝k202有关的全部技术资料。
但他和亚当两个人希望能多拖上几年,也好多榨出一些利润来。
根据他们当时的估计,华夏方面如果完全靠自己,大概需要8-10年才能彻底完成斯贝的国产化。
所以完全可以比原计划中的4年再多赚个两三年安稳钱。
二人曾经还一度因为这个决定而沾沾自喜过。
结果现在,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就算是这样,伱们也已经有一种型号的飞机使用了我们的发动机,相关的零组件,以及售后服务……”
亚当的反应明显要更快一些,马上把话题切换到了维护保障方面。
然而刚刚一直没说话的高宁却补上了最后一刀:
“这个么,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斯贝发动机重点耗材的国产化生产,并且,对你们原始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了一些改进。”
“现在,就算还有新飞机要用这种发动机,你们提供的零组件,也已经不符合改进型的技术要求了。”
过去有求于人,现在人求于我
高宁这句话刚一出口,整个会议室几乎瞬间就陷入了沉寂。
亚当·惠特尔的面部肌肉微微抽动,几次张开嘴,但都没能说出任何有效的词句。
一方面是内心受到的极度震撼,另一方面,也是来之前确实对此完全没准备。
本来就是昨天下午才收到的回复说可以开会谈判,当时他们还以为自己的降价策略是成功的,因此几乎没想太多就过来了。
结果……
总之,坐在英方首位的乔治听到这个说法之后,第一想法是——
华夏人怕不是在虚张声势?
一年之前,你们还有30的核心零组件没办法国产,要从罗罗的库存里面淘二手来进行补充,而且还准备出高价购买这些零组件的生产技术资料。
结果这才过了不到11个月,你们现在又说连改进型号都弄出来了?
讲点道理吗?
而且还是我们都没办法供货的改进型号?
先不说华夏的技术水平怎么就一蹦三尺高,把斯贝国产化给做完了。
就说如果真是如此,你们前两年折腾这一大圈,还专门成立个合资公司是为了干啥?
逗我们兄弟俩玩呢?
但仔细想想的话,似乎又不太像。
虚张声势,最后无非是为了坐地还钱。
但对方这架势都不叫掀桌子,简直是砸桌子。
罗罗那边的一众人瞠目结舌面面相觑,镐发这边更没什么继续开口的必要,纷纷抱着看乐子的心态等着对方的回应。
坐在会议室里的这些人都是过去两年中负责跟罗罗谈判的老油条,没少受英国人的气,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么個机会,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过了好一段时间之后,总算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乔治才开始绞尽脑汁地组织语言。
“航空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如果不全面考虑总体设计,贸然对部分结构进行改动,造成的后果我们公司无法保证……”
显然,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他能够想到的还是只有这种老一套的办法。
这个回复直接就给任炳达整笑了:
“乔治·布林先生,我需要提醒你一下的是,贵公司本来也没有对我方采购的航空发动机进行售后保障服务……”
引进斯贝这个事是一笔特殊时期搞出来的糊涂账,别说罗罗公司,哪怕华夏这边都有很多事情说不明白。
这原本不是啥好事,但在这种时候正好可以拿来开嘲讽……
果然,乔治当即哑火。
而旁边的高宁则紧接着又继续道:
“实际上,布林先生,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也不想额外花费资源对斯贝这样一台老型号发动机做设计改进的,这件事说穿了还是你们罗罗公司的问题。”
“我们的问题?”
两个人的轮番语言轰炸已经把本就手足无措的罗罗方面搞蒙了。
“那当然,二十年前,我们最开始想要引进一种涡扇发动机的时候,你们公司在宣传材料上给出的数据可是推重比能达到8,我方这才准备把斯贝同时作为未来歼击机、强击机和轰炸机的动力。”
高宁乘胜追击,开始继续翻旧账: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