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更有机会放飞思路。
“等等……”
一道灵光从他的脑海中闪过——
这项技术……如果不是用来削弱等离子体鞘套,而是在飞行器表面主动激发等离子体的话,是不是可以实现一定的隐身效果?
当这个想法从他脑子里蹦出来的那一瞬间,姜宗霖甚至已经看到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和院士头衔在朝着自己招手。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从客观条件上讲,力学所是绝对有能力开展相关研究的。
到时候如果能出点成果,即便根子上的技术还是常浩南提出来的,但应用领域的创新也一样是创新……
然而,还没等他想明白到底要不要把这个想法给说出来的时候,就听到刚喝了口水的常浩南继续道:
“实际上,这个技术也可以反过来应用在普通飞行器或者航天器上,实现部分隐身的效果……”
沉浸在梦想中的老姜同志整个人直接就是一僵。
得,原来人家早就想过了。
“那……是不是要联系一下航空工业方面的同志?”
“这个先不急。”
常浩南摆摆手:
“高超音速飞行器是本身就会生成一层等离子体鞘套,我们只需要在特定的位置、以特定的方式对这个自然形成的鞘套进行削弱,而且还只需要削弱很短的一个时间窗口,就这,要实现起来就已经比较困难了。”
“而等离子体隐身是要在正常表面上直接形成一个均匀且覆盖完整的等离子体层……虽然从理论角度上可行,但要想形成应用方案的话,还是得等到下一步研究结束,积累下来更多数据之后再做考虑……”
说到这里,他突然松了口气,接着话锋一转:
“算了,现在想这些还有点太远,我们先准备下一轮风洞测试,看看能不能实现我们想要的结果……”
ct-1高能混合推进剂
即便有着超高速风洞的帮助,积累数据的过程,也仍然是枯燥而又漫长的——
jf14作为人类空气动力学领域最顶尖的杰作,刚接触的时候或许会有一定的新鲜感。
但常浩南上辈子就已经操作过更先进的jf22风洞,别人眼里的小甜甜从一开始在他这就是牛夫人,更何况超高速风洞里面的情况没办法被直观看到,所以整个操作过程几乎就是在无限重复同一个过程……
相比之下,还是火箭助推器的研发过程更加顺畅一些。
虽然石蜡基固液混合推进剂对于林成刚而言属于过去从未接触过的全新尝试,但这种东西终究是万变不离其宗。
更何况,满足常浩南要求的体系在非工作状态下本身就处于固态,大部分理化特性和性能需求仍然可以沿用三院动力部门过去的经验,并不算是完全白手起家。
因此,在带着常浩南给出的资料回到单位之后,林成刚只用了差不多半个月时间,就折腾出了一些有用的成果……
……
京城,航天科工三院。
“老沈,我这里有一组新的样品,你给我测一下燃烧能、退移速率还有燃烧过程,尤其是点燃过程的光学情况。”
林成刚走进测试中心,把手中一个样品箱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并对一旁正在实验台前面忙着的测试中心主任沈瑞琪说道。
稍微停顿一下之后,又补充了一句:
“要插队做。”
听到这四个字,原本连点反应都没有的沈瑞琪总算抬起头,看了一眼林成刚。
或者准确来说,看了一眼林成刚放在桌子上的东西。
透明塑料箱里面被分成了大概几十个小格子,每个里面都装着一份样品。
显然,这是一个规模不小的任务。
他叹了口气,用满是无奈地语气说道:
“插队、插队……一个个都说自己的项目最着急,但我这的设备只有这么几套,总得有个先来后到不是……”
虽然发着牢骚,但他的动作倒是不慢,麻利地从旁边抽出一双橡胶手套戴在手上。
别人的项目着急那只是说说。
而林成刚的项目那是真有最高优先级。
部委领导、集团领导和院领导三级都专门强调过,必须要集中全部资源,保障跟高超音速武器有关的研究进度。
如果耽误了工作,责任直接落实到个人。
这个霉头,任谁来也触不起。
而林成刚作为三院老员工,也知道这位沈主任的脾气,半开玩笑着说道:
“等这个项目完成之后,我一定请老沈你和你们测试中心的同志吃饭,自己掏钱,去京城饭店。”
由于业务广泛且出口成绩颇丰,三院的待遇横向对比同行来说属于中上等。
但即便如此,要自掏腰包请十几号人去京城饭店搓一顿,也绝对免不了钱包大出血。
沈瑞琪这会儿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