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华夏航空产业突破封锁的最关键阶段,禁不起太多波折。
正当众人忙着装机时,一个意外的身影却忽然出现在了停机坪上——
“杨总?您怎么来了?”
程俊红惊讶地迎上前去。
杨韦面色有些凝重:“我刚从bj回来,有个消息要通知你们。”
他看了看周围,“试飞计划被上级驳回了。”
“啊?”
常浩南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他签字的试飞申请从来都是走个过场,别说驳回,就连修改意见都没出过。
“跟飞机没关系。”杨伟解释道:“赶巧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正在镐京举行,上级考虑到保密要素……还有不想让另外两方觉得我们在示威,希望能延后一周再试飞。”
常浩南不解:“东亚自由贸易区……为什么会选在镐京谈判?”
他对这件事的前景持悲观态度,但能够以此消耗一下美国的精力和对外资源也好。
只是按照常理,这种谈判似乎应该选在沿海城市才对。
“怎么说呢……”杨韦犹豫了一下,“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自从当年你在镐京跟欧盟谈下来那一轮航空产业合作之后,这地方就有了点特殊的……寓意。”
程俊红和常浩南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奈。
“一周而已。”常浩南最终说道,“正好可以做些更充分的准备……”
管不了欧洲我还管不了你?
当天的稍早些时候。
华盛顿。
约翰·布赖森整理了一下深蓝色领带,快步穿过白宫西翼走廊,向战情室的方向走去。
这位五十八岁的商务部长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倒不是因为空调送出的热风过于充足,而是对这次突如其来的会议邀请感到几分不安。
“部长先生,这边请。”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引导他走向战情室,“会议将在五分钟后开始。”
布赖森点点头,右手不自觉地握紧了随身携带的黑色公文包。
作为本届内阁中资历最浅的成员之一,他此前从未被邀请参加过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闭门会议,更别说是在这样核心的场所——
尽管战情室只是个会议室的别称,本身并不涉及军事指挥功能,但多数情况下,在这里召开的会议仍然会与军事行动,或者至少是武装或情报力量有关。
而在此行前来之前,他只是在电话中被通知到会议主题会与东亚及东南亚局势有关。
为此,他特地让秘书提前准备了不少相关资料。
手里那个鼓鼓囊囊的公文包就是证明。
战情室的大门被两名卫兵同时拉开,出现在眼前的场面让布赖森一时间有些发怔——
椭圆形会议桌旁已经坐满了人,除去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几名核心顾问以外,还有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代表,以及几名位置重要的内阁同僚出席。
“约翰,坐这里。”财政部长盖特纳向他招手,指了指身旁的空位,“我们都在等你。”
布赖森有些不明就里地快步走向座位,随后注意到桌上已经摆放着一份标有“绝密/敏感隔离信息“的文件夹。
他刚准备坐下翻开文件,战情室的门便再次打开,室内瞬间安静下来。
比布赖森还要年轻的总统大步走入,没有像往常一样穿着标志性的西装外套,而是只穿了白衬衫,领带微微松开。
从这幅略显随意的装扮来看,似乎不像是有什么特别严肃的事情。
“各位,我们直接开始。”总统没有坐下,也没有寒暄,而是开门见山地看向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吉姆,情况简报。”
克拉珀站起身,他灰白的眉毛下是一双锐利的眼睛。
“几个小时前,我们通过内线获得确切情报,东亚三国的高级代表团将于明天在镐京会面。”他按下遥控器,屏幕上显示出日韩两组人员的照片和姓名,“表面上,这次议程只是签署一个文化交流年的框架性协议,以及新增8组友好城市关系,完全属于走个过场的行程。”
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了一下。
但却没有人出声。
谁都知道,单单一次务虚性的正常接触,不可能引发今天这么大的场面。
果然,屏幕上的图片切换成了一张明显是被偷拍的日语文件。
下面还贴心地附上了翻译。
《关于建立三国自贸区的原则性条件》
克拉珀继续道:
“但实际上,他们是准备为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进行准备性谈判。”
布赖森倒吸一口冷气,手中的钢笔啪嗒一声杵在笔记本的纸面上。
“消息来源可靠吗?”他脱口而出。
这声音在寂静的战情室里格外刺耳,引来数道不满的目光。
布赖森马上意识到自己这句话有些不妥,听起来好像是在质疑同僚的工作能力
耽美小说